3月17日,华东局万向东局长带领机关处室和上海监管局深入虹桥机场,专项调研5G机场场面宽带移动通信系统(5G-AeroMACS)试点情况。调研组实地查看了管制运行、防跑道侵入、助航灯光控制等多个关键环节中5G-AeroMACS技术的应用状况,仔细询问并详细了解该技术在各环节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取得的运行成效。
5G-AeroMACS技术采用了ITU(国际电联)和ICAO(国际民航组织)专门为机场安全运行划定的专用频率。中国民航局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发挥我国在5G技术领域的优势,致力于构建自主可控的机场安全通信网络。在民航局空管办指导下,虹桥机场成为首批试点之一。目前,5G-AeroMACS网络已实现飞行区全覆盖,其上下行峰值速率高达400Mbps,无线通信时延低于15ms。借助北斗卫星的差分修正技术,接入该网络的设备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
依托5G-AeroMACS技术,虹桥机场已经取得了一些应用成果。已初步具备航空器可视滑行引导能力,并积极开展多个系统的应用工作,涵盖航空器场面运行管理系统、跑道状态灯控制系统、防车辆侵入跑道系统、车辆低能见度运行系统、临时施工车辆管理系统以及应急管理系统等。
以防车辆侵入跑道系统为例,该系统借助5G-AeroMACS通信网络、厘米级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以及机场数字地图,实现了车辆和航空器的高精度定位,使驾驶员、塔台管制员、运行监控人员对场面运行态势拥有一致的可视化感知能力。同时,该系统实现了车辆与塔台间数字化任务申请审批、路径规划确认、多方实时监视、风险告警同步、完成作业确认等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通过结合飞行区运行规则划设的电子围栏,以及在航空器周围安全距离内自动生成的动态电子围栏,能够对场面运行冲突进行自动化分级侵入防控告警,极大地提升了机场场面运行的安全性。
5G-AeroMACS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提升安全保障和运行效率方面,还在机场改扩建,尤其是大型机场助航灯光更新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有效减少不停航施工时间。
此外,虹桥试点项目还催生了一批5G-AeroMACS标准规范,这些规范为中国民航标准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未来下一代空管系统与民用机场的高效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场调研后,万向东局长对后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要进一步总结试点经验,以智慧民航路线图为指引,充分利用5G平台,深挖应用场景,提升枢纽机场运行效率和安全裕度。5G-AeroMACS技术是新质生产力在民航的应用和体现,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科技的赋能作用,推动航空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提升,为华东地区民航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附件: